1.技术路线
(1)对历史背景调查及分析。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方式,了解西南部偏僻地区科普教育现状及少儿科普需求,尤其是在实地走访过程中,通过掌握儿童、家长、老师等多方角度的需求,对后续的课程开发、教具设计提供参考,结合红色教育、广泛查阅国内外及当地相关历史文献,了解当地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红色长征历史,其中包括当地发生的重大历史战役。
(2)建立团队。建立一支核心团队,以统筹参观活动的开展,协调整个团队。并通过聘请当地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或者该领域的资深专业老师来保障活动的可行性和信息的准确性,期间还将不断吸收新志愿者保持团队的活力与可持续性。同时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模式。
(3)体验式游戏,教具的设计。在前期调研基础之上,设计符合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且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游戏,并依托于兴安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建立教育平台,通过参观当地著名长征战役博物馆、采访当地老人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线上、线下互动的游戏身临其境去学习红色精神。
(4)分享感想和心得。在参观完当地红色教育基地之后,为了提高团队成员对本次红色传承之旅的感触和体验感,团队成员间通过书面分享和制作PPT展示的方式加深对本次参观活动的印象以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5)联合设置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现有的资源,通过与各个学校联合协作,在校内设置红色教育基地,联合当地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机构,保障红色传承活动的长期进行。
(6)活动实践。在周末、假期及与各学校约定的时间,组织志愿者到灌阳进行一系列体验式科普活动和红色传承教育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免费、优质的沉浸式体验,弥补在该领域上教育方式的空缺,志愿者团队也将在活动中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
2.拟解决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将乡村教育与红色教育更加紧密关联设计为符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式,创新的体验式游戏需要更多的调查与试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教育与教具的配合、不断提升乡村教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
3.预期成果
(1)志愿团队成员将完成数十次红色传承教育活动,受教育人数达1000人。
(2)设计出完整、创新的教育模式、整套的教具和体验式游戏使科普教育、红色教育及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提升教育实效。
(3)得到良好反馈后,通过不断的完善的项目体系最终推广至全广西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