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舞动的精灵——国家小行星光谱数据库的先行者”项目
付伟: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花岗岩风化区离子相稀土元素多尺度空间变化规律及富集分异机制研究(项目编号:91962107),2020-2022,项目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云开地区钛铁矿与离子吸附型稀土共生成矿的成因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41462005), 2015-2018,项目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镍表生成矿的微观过程研究:以印尼kolonodale和中国元江红土镍矿床为例(项目编号:41102051),2012-2014,项目主持;
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东南花岗岩风化区稀土和高岭土新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质环境及成因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9JJA150083),2020-2022,项目主持;
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表生成矿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4GXNSFAA118304),2014-2017,项目主持. (桂科基结字〔2019〕303号);
6.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北部湾周边红土型镍矿的控矿条件及成矿机理研究(桂科青:0991083),2009-2011,项目主持;
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东南博白-岑溪凹陷带大规模金属成矿的背景与机理:流体地质证据(项目编号:2012GXNSFAA053187),2012-2015,项目主持;
8.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部门预算前期工作经费项目:桂东北伟晶岩成岩及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桂地矿综研[2018]20 号),2018-2019,项目主持。
马强分:
1.2021-2023,桂北地区寒武纪早期老堡组放射虫动物群研究(项目编号:4200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结题;
2.2021-2023,广西早寒武纪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球生物学研究(项目编号:桂科AD20159027),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结题;
3.2020-2022,桂北中二叠统孤峰组放射虫及古生产力研究(项目编号:2020KY06016),广西教育厅计划项目,主持,结题;
4.2023-2026,华南早寒武纪硅质岩中的放射虫起源及早期演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GXNSFBA026273),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主持,在研。
周密:
1、2024年主持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课题“理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根源与破解路径研究(GUT23FC21)”;
2、2024年主持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研究课题“自我决定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人 才培养的路径研究(GUT2024CY05)”;
3、主持并完成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创客教育中德育融合机制研究(GUT20FD17)”(排名第一);
4、参与2023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就业育人理念下的研究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排名第六);
5、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机理与实证研究”(7196040176);(排名第九);
6、参与并结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16CMZ021)项目名称:南岭走廊民族特色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研究;(排名第七)。
1. 提供项目指导与建议:
项目规划: 指导学生制定创新创业项目的详细规划,包括目标设定、市场分析、竞争策略等。
方法论: 提供专业的方法论支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路径。
问题解决: 协助学生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实践经验。
2. 资源支持与引导:
人脉资源: 介绍学生与行业专家、企业家等人脉资源对接,为项目发展提供合作机会。
实验室设施: 提供实验室、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基地的使用权限,支持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和研发。
资金渠道: 指导学生申请创业基金、创业竞赛奖金等资金支持,帮助项目顺利启动和运营。
3. 激励与鼓励:
奖励机制: 设立创新创业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项目,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
荣誉认定: 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进行荣誉认定,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发更多学生的创业热情。
4. 教育培训:
课程设置: 设计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讲座与研讨: 组织创业导师讲座、创业案例分享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创业素养。
5. 跟踪支持与评估:
项目跟踪: 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和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成果评估: 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学生提供改进和进步的建议,促进项目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