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非遗视域下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

申报人:许忠敢 申报日期:2024-05-29

基本情况

2024年批次
非遗视域下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 学生申报
创新训练项目
艺术学
设计学类
学生自主选题
一年期
瑶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本项目聚焦于非遗保护与文创开发,深入研究瑶族服饰元素,探索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提取瑶族服饰的独特图案和色彩,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瑶族的服饰文化,推动瑶族服饰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主持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白裤瑶粘膏染技艺与服饰产品设计路径转化研究”(在研 2022KY0213);

2.主持校级教改2(已结题)

3.主持省级教改1项(在研);

4.主持横向课题1项“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在研);

5.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瑶族服饰文化在旅游文创产品中创造性路径转化的研究”(18BMZ138);

6.参与省级课题5

7.发表学术论文7篇,核心作品9篇幅。

1.与企业合作指导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

2.指导瑶族服饰元素提炼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开发

3.联络线下旅游文创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推广

4.结题报告的指导

区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许忠敢 艺术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2021 产品设计与策划
林雨田 艺术学院 动画 2022 考察与撰写报告
陈思硕 艺术学院 动画 2022 推广与宣传
廉欣怡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2022 设计与材料分析
车静 艺术学院 工艺美术 2022 财务与数据分析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王雅娟 艺术学院

立项依据

在非遗的视角下,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结合,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现,也是推动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设计文创产品时,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瑶族服饰元素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如特定的图案、色彩组合或某种工艺手法,然后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和实用性相结合,如何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这些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迅速,我们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借助文创产品的发展方向广、全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并发扬瑶族服饰元素。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标杆把瑶族的勤劳朴实、好客之道、平等与尊重等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出去。结合文创产品一步步的融入大家的生活。具体可运用在现代服装、舞台背景、礼服设计及其他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

瑶族文化底蕴深邃而独特,在其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展现,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将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至更广泛的受众,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可以增强民族认同。同时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加强瑶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1.走进瑶族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瑶族,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起源传说与迁徙:瑶族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瑶族先民源于古代的“五溪蛮”,这反映了其与秦汉时期南方民族的联系。历史上,瑶族经历了多次迁徙,从中原地区逐渐向南移动,最终分布于现今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地的山区。这一过程不仅塑造了瑶族的地理分布格局,也对其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结构与组织:瑶族社会内部存在多种支系,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语言方言、服饰、习俗和信仰。瑶族社会传统上实行氏族制度,族老和寨老在社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管理村寨事务和主持宗教仪式。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包括瑶族刺绣、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以及瑶族油茶习俗等。瑶族刺绣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著称,常用于服饰装饰;瑶族的舞蹈和音乐则生动地展示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

2.了解瑶族服饰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和制作工艺等特点并加以分析

瑶族服饰的色彩鲜明而丰富,主要采用红、蓝、黄、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瑶族服饰还经常运用多彩的图案和纹样,如动植物、几何图形等图案。与瑶族的神话传说、生活习俗紧密相连。瑶族服饰在面料和制作工艺方面如自织土布、织锦、蜡染和扎染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制作工艺多采用刺绣中的锁绣、平绣、堆绣等技法,图案内容丰富,包括花卉、鸟兽、几何图形等,色彩鲜艳,细腻生动,常用于衣领、袖口、襟边等部位的装饰。此外还有挑花,通过在布面上挑出各种花纹,形成明暗相间的图案,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使得服饰更加精致。镶嵌与拼接在一些瑶族服饰中,会用不同颜色或图案的布料进行镶嵌或拼接,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这种工艺不仅美观,也能展示出瑶族人民对色彩和图案的独到运用。瑶族服饰中,尤其是女性的盛装,常会用银饰、彩珠、贝壳等作为装饰,这些装饰品手工精细,镶嵌在服装上,增添了服饰的华丽感和仪式感。瑶族服饰体现了瑶族人民的传统智慧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应用实践案例分析瑶族服饰元素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的文创产品开发。

设计师将瑶族服饰的元素融入现代时尚设计,如在运用在的领口、袖口、裙摆等细节处添加瑶族特有的刺绣、挑花图案,结合现代剪裁技术,设计出既具有民族风情又不失时尚感的现代饰品。在文创产品开发中,瑶族服饰元素被转化为各类生活用品,如采用瑶族图案设计的笔记本、茶具、手机壳、布艺包包等,甚至开发出结合瑶族银饰元素的时尚饰品。这些产品在保持传统美感的同时,又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性要求。此类文创产品不仅拓宽了瑶族文化的传播渠道,使之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还为瑶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提供了路径,提升了瑶族文化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类设计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个性化、文化多样性的追求,还为瑶族传统手工艺提供了市场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了文化自信。

4.通过市场与社会影响评估瑶族服饰元素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以及这类设计对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作用。

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富含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瑶族服饰元素以其独特的设计、丰富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追求个性化、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特别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这些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产品,因满足了他们对于新鲜文化体验的需求,市场接受度较高。瑶族服饰元素的文创产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广泛的市场流通,有效地促进了瑶族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瑶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和团结。市场需求的增长促使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瑶族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和传承中,既保护了传统技艺不被遗忘,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进一步巩固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

1)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广西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在数据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606条文献,其中胡中全、任爽、梁振然、唐国强等学者结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逐渐形成体系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及开发策略指出少数民族规模和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唐国强提出了“提高非遗等级,区域联动发展”“重视非遗基础,培育重点区域”“分类区域统筹,实现规模效应”的广西开发策略。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文化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瑶族非遗技艺与现代服饰产品结合应用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案例较少,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要拯救、保护原始的文化与技艺,运用现代手法创新改造使其市场化、产品化。将民族技艺与文化带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饰技艺生产性保护策划研究方面,林欣欣、张颖、尚颖丽等作者通过对广西非遗文化符号的提炼和重组,展现了广西民族文化符号的现代转化和应用。但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时尚设计产品的结合应用案例较少,还需继续开发。   

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瑶族历史文化做了一些研究,WILEY网页查阅国外研究文献,发现对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资料较少,其中Jianyun Yan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inheritance application of Guangxi minority elements in clothing desig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乡村振兴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传承应用研究;日本(广田律子,2010),瑶族的历史和文化(竹村卓二, 2003),越南瑶族服饰文化特色研究(赵妹师,2007),Genetic polymorphism of MHC class III and GLO in Chinese Yao nationality, Journal of Tongji Medical University, (Wang Ce, March 1990)韩国瑶族文化研究现状与课题,(安东睿,2009)等。其中韩国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民俗系金仁喜博士的《白裤瑶族的社会与信仰》详细介绍了白裤瑶的民族文化,在韩国被公认为了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指南。以上研究资料从瑶族或白裤瑶历史文化和服饰文化领域探索民族特色。

1项目创新点

1.尊重传统文化。瑶族服饰文化根植与山间沃土,源远流长,其元素生动活泼,明亮大方,要抓住瑶族服饰文化这个重点元素进行创作,以瑶族服饰为载体,进行文化价值研究,既立足与传统,又迎合了现实,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2.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相应国家地方出台的最新政策,以瑶族服饰为载体,凹显瑶族服饰文化的文化内涵,围绕非遗等具地方特色的文旅消费活动,推动文旅融合,促进了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3.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瑶族服饰以其精美的刺绣、独特的图案和色彩搭配而闻名。在创新过程中,瑶族服饰设计师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赋予了服饰现代感和时尚感。例如,通过运用现代流行的剪裁技巧和面料,使瑶族服饰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穿着需求;同时,将传统的刺绣图案和色彩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又赋予了服饰独特的艺术价值。

2项目特点

瑶族,作为中国众多民族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其中,瑶族服饰作为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瑶族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更是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瑶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可以弘扬瑶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瑶族服饰项目也得到了国家项目的支持和推动。瑶族服饰项目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手工技艺精湛,风格特点多样,非遗传承价值深厚,国家项目支持有力。

(1)路线技术

1.查阅资料:通过在知网阅读文献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与报刊杂志,了解瑶族的民俗信仰文化和奇特有的民族特色,以及当地瑶族的基本现状。

2.项目计划:通过对所搜索资料的总结分析明确文创产品的研究方向,明确产品计划。

3.实地考察:运用好查阅资料所总结分析的资料,更好的探寻和了解瑶族服饰纹样的内涵,通过走访当地居民以及传统手工艺者、以及当地政府,文化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机构工作人员,深度分析了解,做到更好的了解到服饰纹样的制作方法,让文创产品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体现民族特色以及其内在的精髓,让文创产品真正的做到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4.市场调研:市场上的文创产品大多是直接仿制或者复制纹样图案,设计创意不足,没有将传统文化和产品设计进行合理融合,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所需要的是满足文化需求、审美需求、情感需求、实用需求、社会需求的文化产品

5.应用研究:分析得出目前市场上文创产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秀的文创产品设计要先研究了解文化,提取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的运用创新思维方式和方法进行设计。

(2)拟解决的问题    

1.防止文创产品同质化。许多产品设计缺乏独特的创意和设计理念,导致同质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知识产权尤为重要。其次就是强化产品中文化元素的融合。文创产品应深入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特色,避免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文化元素,注重文化符号的提炼和创新,使产品具有独特性和辨识度。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文创产品的开发应强调创意和设计的重要性,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和市场消费趋势,创新产品设计,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注重地域特色和个性化。文创产品应突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点,通过创意在产品的功能、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

2.价格控制。价格控制俗称定价,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必然需要确定各段的销售价格,包括零售价、各级的供货价等,文创产品也不例外。定价的主要依据是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包括同类产品的品牌价值、销售地区、功能差别、材料变化、不同价格产品销售量。

3.成本控制。很多文创产品的设计者、管理者少有成本控制的理念。在文创产品设计时从不考虑制造成本,管理者在开发时也忽视成本,导致文创产品制造成本过高。加上很多文创企业忽视了还有正常的销售渠道成本、销售促销成本等,结果出现很多文创产品如果用零售价减制造成本,貌似每个产品都有可观的毛利。而一旦在成本中出现销售渠道成本、销售促销成本,则产品的利润全无,甚至亏损。

4.设计创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面子工程”,即产品外观美观,但缺乏文化深度。这些产品只是简单地借用某种文化元素或符号进行包装,而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挖掘。这种产品设计虽然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却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应更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并利用现代设计软件和技术,解决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问题,提高设计的创新性和吸引力文创产品设计团队应该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在产品设计中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创新的设计理念,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5.市场推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文创产品缺乏市场知名度,这会导致产品推广和销售困难。利用现代营销工具,解决文创产品市场推广的有效性问题,提高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销售,通过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提升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知名品牌合作,开展联名设计,借助合作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渠道,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拓宽销量。

(3)预期成果

1.前期成果

设计3-5款文传产品效果图

与企业对接,生产2-3款产品并投入市场售卖

2.最终成果

发表相关论文1

完成项目结题报告

  前期准备阶段,明确好产品运用以及设计方案,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通过在知网阅读文献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与报刊杂志,了解瑶族的民俗信仰文化和奇特有的民族特色,以及当地瑶族的基本现状,并整理为文献综述明确好产品设计的样式,为产品研发设计中所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提前的准备。
2.与指导老师沟通,探讨设计方案,寻求指导老师的建议及时调整。

  初步调研阶段,初步调查,瑶族服饰纹样基本现状,做出瑶族服饰元素素材画像分析初步结论,确定好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建立调研团队分工合作,成立官方宣传平台已获得社会关注。1.通过浏览当地各官方网站商业宣传平台内容,初步调研新西瑶族民族文化传播以及传承的现状。2.浏览各大平台网站,对瑶族文创产品的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初步了解,瑶族文创产品在社会上的影响以及看法,并对文创产品的受众群体以及大致喜好做出分析。3.咨询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政策条件,初步联系瑶族文化旅游局预约采访和调研时间。4.建立调研团队的微博,微信QQ等宣传平台,实时记录调研过程,以获得社会关注。

  实地调研与设计素材准备阶段,实地调查,瑶族服饰元素,深入了解瑶族服饰元素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象征意义,收集并记录瑶族服饰的图案,色彩,款式等元素。1.实地调研瑶族,采访瑶族文化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走访瑶族当地居民和游客等2.细致学习瑶族服饰元素图案的制作方法,并对瑶族的服饰色彩以及款式进行深入了解并记录,以拍摄的方法记录多种瑶族服饰图案,以便后续设计中更好的运用。3.了解当地的民族风俗以及习惯全程记录并事后进行素材整理。

  资料分析阶段,分析,瑶族服饰的色彩搭配以及图案样式的形成,以及当今瑶族服饰元素受先进文化影响所带来的变化,发现复试元素中所蕴含的瑶族特有的文化,挖掘瑶族服饰元素的文化特色。1.整理深度访谈和调研的文本资料,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2.结合前期整理的瑶族腐蚀元素的基本信息比较网络信息与现实信息中存在的差异,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3.总结出瑶族服饰元素的重要民族特征,做文创产品的基本雏形。结合现实与网络差异所产生的原因,更好的让人们从文创产品中看到瑶族原本的风采。

  设计开发阶段结合近期调查总结得出的,瑶族服饰元素资料,设计文创产品原型。1.从众多瑶族服饰元素中挑选出最具有瑶族民族特色的图案符号。2.运用PSAI绘图以及3D建模等方法,对文创产品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的大致图形分析,该文创产品的制作工艺方式,材料应用进行深度分析。

  产品反馈以及设计改良阶段,通过线上人们对文创产品基本模型的反馈进行产品设计的改良。1.  通过前期调研所运营的线上账号以及自带的社会影响力,让人们对文创产品基本样式有初步了解并及时反馈。2.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设计方案。

  成果产出阶段,整理总结调研,精准完成预期成果,为结项做准备1.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争取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2.制作出完整的文创系列产品

3.完成结项报告。

已有研究基础

1.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有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项目研究的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有关项目研究内容,并提供有效策略。

2.本团队前期对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进行了深度调研,其中包括国家相关政策解读,问卷星校园问卷调查,线下采访,还查找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书籍、学术期刊、互联网等渠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考证了有关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通过田野考察,对广西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进行调查,就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调查中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团队成员收集了大量有关瑶族服饰的元素、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团队成员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结合课程训练,在设计作品中不断尝试进行各种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在设计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已取得的成绩:

1.在课程学习中加强创新思维培训,使得设计作品符合现代消费心理需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设计大赛,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增强设计能力,并开展相关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主题设计活动。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创意设计空间广阔:瑶族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和元素组合,创造出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充满瑶族特色的文创产品。这种创新设计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推动文创产业的持续发展。

1.研究团队:组建了有服装设计、工艺美术设计、动画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横跨4个专业领域的研究团队,小组成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学习过少数民族服饰和文创产品设计相关课程,掌握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等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专业功底扎实。对本项目有较大的兴趣和认同感,对项目相关工作的开展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文献,多次内部讨论以及和导师沟通,不断加深对本项目的理解,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拥有较为深厚的工作基础。

2022年,团队负责人1参加“瑶族正青春——数字+服饰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区级立项,参加服饰设计开发,并作为答辩人,成功答辩结题。

2024年参与《丝网印刷》杂志期刊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非遗视角下白裤瑶代表性纹样与丝巾设计应用研究》,在此深入了解瑶族的非遗文化,运用psAIstyle3D等软件进行了非遗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应用并且掌握了系统化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技能,并且多次获得设计竞赛奖项,如国青杯一等奖、米兰设计周二等奖、广西东盟维珍妮杯铜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三等奖等。

团队项目成员22024米兰设计周的比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对设计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校期间,不仅专注于设计领域的学习,还积极涉猎了数学建模课程,掌握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将数学方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拥有独特的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项目财务管理能力,通过财务与数据分析,你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瑶族服饰元素在文创产品市场中的潜在价值,以及它们对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贡献。确保设计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商业价值。能够准确的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有助于本项目的财务与数据分析工作的展开。

团队项目成员3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设计比赛,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与创意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设计出具有独特新颖的文创产品,在参与比赛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手绘设计能力,同时还可以运用各种专业设计软件PS/AI进行有关瑶族服饰与文创产品的设计,学习了有关非遗与文创产品相结合的设计课程,在校期间多次参比赛,比赛中获得了国青杯、华艺杯二等,首届铸剑国防“双拥杯”青年艺术创意大赛一等,香港青年设计奖二等奖等其他奖项,能够通过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和观念,不断尝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激发创新设计思维,探索出新颖、有特色的设计方案。

团队项目成员42022年辩论队联赛中获得了冠军,还在“2023年全球青年反核污水排放暨海洋保护行动”中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口头表达能力强,拥有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有说服力地传达出自己的观点,能够清晰、生动的传达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独特之处,具备了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应变能力。该成员还担任院级心理委员助理职务,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推广与宣传计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有助于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策略,优化推广与宣传效果。

团队项目成员5长期担任班级骨干,沟通能力强,有团队协作能力,在考察与报告撰写过程中,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处理分歧等能力,最佳辩手奖,学习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报告撰写能力,能够考察所得的信息整理成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报告,具备良好的实地考察能力,考察过程中,能够仔细考察瑶族服饰的制作和工艺、材质的选择,能够与当地的瑶族人民进行沟通和交流。

该项目组出了研究团队成果显著各具特点之外,在软件应用、调查研究均有相关经验。指导老师从教多年,指导大创、互联网+等项目获得区级立项3项、校级立项2项,指导经验丰富,帮助团队有序进行研究及结题。

2)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1.文献研究数据整理的逻辑性欠缺:对于有关瑶族服饰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尚缺乏文献资料研究,需进一步的实地调研和研究分析。

解决方法:积极联系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学专业中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请教并把握相关技术,软件及数据分析系统。建立在线数据平台,利用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对服饰图案进行高精度扫描和存档。

2.市场拓展难度:尚未建立起有效对文创产品市场推广难度

解决办法:加强宣传与推广力度,引导公众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推出面向不同层面、群体对文创产品。

3.用户测试样本:需要足够数量的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文创产品的用户测试

解决方法: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文化背景的用户测试问卷,通过社交媒体、文化节庆活动广泛招募,也可与电商平台合作,利用他们用户基础进行测试。

4.技术与材限制:在将瑶族服饰元素转化为文创产品时,可能会遇到技术和材料的限制。

解决办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工艺进行数字化复制和再现,或者寻找与传统材料相似但更容易获取但现代材料作为替代。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2000.00 考察调研、设计实物制作、发表论文等 1000.00 1000.00
1. 业务费 0.00 0.00 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0.00 0.00 0.00
(4)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5)论文出版费 0.00 0.00 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2000.00 1000.00 1000.00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