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曾发表的核心期刊《文化自信下融入仫佬族服饰元素的毛葡萄酒包装设计》。
指导老师为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作品设计论文发表给予指导。
指导老师曾发表的核心期刊《文化自信下融入仫佬族服饰元素的毛葡萄酒包装设计》。
指导老师为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对作品设计论文发表给予指导。
序号 | 学生 | 所属学院 | 专业 | 年级 | 项目中的分工 | 成员类型 |
---|---|---|---|---|---|---|
|
施媛 | 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 | 2021 | 调研与策划 |
|
|
涂雨晴 | 艺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22 | 非遗刺绣元素研究 |
|
|
莫桦榕 | 艺术学院 | 产品设计 | 2022 | 产品造型设计与渲染 |
|
|
杨小芬 | 艺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22 | 市场调研 |
|
|
曹馨予 | 艺术学院 | 设计学类 | 2022 | 产品造型设计与渲染 |
|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属学院 | 是否企业导师 | 教师类型 |
---|---|---|---|---|
|
宋燕芳 | 艺术学院 | 否 |
|
1.打破文创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提升产品质量。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独特文化遗产,同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既具教育意义又富有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打破传统文创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通过融入仫佬族刺绣的独特魅力,显著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整体质量。
2.以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将非遗文化传递给儿童。推动非遗文化在儿童群体中的广泛传播,通过趣味盎然的文创产品,促进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尊重,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科普兴趣,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将仫佬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融入现代生活,动其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儿童在玩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1.通过仫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资源,对仫佬族刺绣技艺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研究其发展策略,以便更好地推进仫佬族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发展。
2.利用团队学科背景和学科优势,用多种方式将刺绣手工技艺融入儿童益智产品中。在产品形态构成、造型基础、色彩搭配、设计美学及人机工程等方面在产品中融入仫佬族传统刺绣特色文化,使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既能够起到传承和弘扬刺绣技艺作用,又能够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
3.刺绣元素在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将刺绣元素如何与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实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探讨刺绣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如图案设计、色彩搭配、材质选择等。研究刺绣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性表现,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设计、互动设计等。
4.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收集和分析成功运用仫佬族刺绣元素的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和教训。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刺绣元素在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效果,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5.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探讨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在传承和弘扬仫佬族刺绣文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分析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如何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利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以上研究内容,可以深入理解仫佬族非遗刺绣元素在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该研究还可以为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推动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1.仫佬族刺绣的发展现状
(1) “刺绣”热已成为当下的设计主流,将传统刺绣创新设计已经成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且随着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和推进,仫佬族刺绣的传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入挖掘,结合新时代美学理念,进行全新的诠释,继而推陈出新。这有利于仫佬族刺绣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全球化趋势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为仫佬族刺绣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国际消费者开始关注和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仫佬族刺绣作为具有独特魅力的民族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频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仫佬族刺绣有机会展示给更多国家的消费者,从而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3)许多传承人致力于将刺绣技艺传授给下一代,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批新的刺绣艺人,确保了仫佬族刺绣技艺的延续。年轻一代与生俱来的民族自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使命感给仫佬族文创产品创造了发展空间,新一辈的年轻父母更愿意在自己的孩子的成长中接触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科普意义的产品,这给仫佬族刺绣与儿童科普类文创产品的结合创造机遇。
2.儿童文创益智产品的发展现状
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欢迎。随着儿童教育和文化 市场的发展,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个 性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儿童的需 求。然而,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 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内容单一,同质化严重。目前,市场对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研究较少,设计的内容不够全面,且产品雷同。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的形式主要以书籍、动画为主,设计风格陈旧,缺乏对于知识背景、知识内涵、知识联系等方面的深入探讨。书籍在内容方面多聚 焦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缺乏对于人文历史知识、文化遗产的 研究,且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严重,缺少趣味性,不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缺乏地域性和实用性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儿童类的文创产品尚未形 成体系。市场上的儿童益智类文创产品大多数是以西方国家为主要内容来源。这些内容虽然能够拓宽儿童的视野,但 也容易忽视了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此外,许多儿童类文创产品注重外观和创意,而忽视了实用性。这些产品往往采 用颜色和图形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文化内涵的挖掘较少,地域符号模糊,贴近生活实用类的儿童文创产品少之又少,忽略了产品的功能和实际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突破文创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助力非遗文化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面临问题和挑战有:
(1)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文创企业开始将名族元素融入文创产品中,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较多,如何平衡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仫佬族刺绣儿童益智文创产品,并且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刺绣工艺复杂耗时,传播难。刺绣工艺最大的传承难点在于仫佬族刺绣中马尾绣,其工艺过程比较繁琐和耗时长,传统手工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仫佬族传统刺绣文化的传播。如果能充分发挥刺绣元素的特色,采用其他方式传承刺绣文化,也是一种创新。
项目创新点在于研究仫佬族刺绣技艺与儿童益智产品的融合。将仫佬族刺绣元素应用于儿童产品创新研究,让做出来的产品更具有特色,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
1.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项目将仫佬族刺绣的图案、色彩、技法等核心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产品。
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内涵设计:通过益智类文创产品的设计,将仫佬族刺绣文化融入儿童的教育和娱乐活动中,使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3.互动性与体验性的提升:产品设计中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通过DIY、拼图、游戏等方式,让儿童亲身参与制作过程,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认同。
项目特色在于:
1.拓展仫佬族刺绣手工技艺及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创新方式;借助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对仫佬族刺绣手工技艺和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与创新,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对刺绣产品进行创新应用及研发,深入挖掘仫佬族刺绣的科学性与延展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多样化的创新方式。
2.仫佬族刺绣手工技艺的多学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逐步在仫佬族刺绣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上面形成科学路径,实现刺绣手工技艺传承和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项目以仫佬族刺绣文化为核心,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将这一传统艺术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一代,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4.创新设计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设计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5.教育价值与娱乐性的融合:项目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娱乐相结合,通过益智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使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1.技术路线
图1 技术路线图
前期 调研环节(2024年5月—2024年7月)
调研环节用时三个月。主要以收集关于仫佬族刺绣元素及儿童益智产品的载体。要深入了解仫佬族的地域文化以及文化特色,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研究法收集大众内对仫佬族的刺绣元素的感受以及印象,以及对仫佬族文创的认知和使用程度,并进行实地调研。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查相关文献、相关产品、相关专业书籍,同时采用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开展调研,且与当地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加强合作,申请提供帮助,争获尽可能多地收集仫佬族的刺绣元素,便于后续的设计应用。此外通过对儿童群里及网络数据的调研,了解现今儿童益智产品的热门载体,为后续设计做准备。
中期 实践环节(2024年8月-2024年11月)
本阶段为期四个月,团队成员将进行问卷数据与调研、采访信息信息综合处理和分析;成员进行讨论,反复检查所得信息和资料,并查阅和对照相关资料,查漏补缺,及时补充。信息的最终确定和落实。进行整合,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不断的确定好设计方向与成品效果。
后期 创作与总结(2024年12月-2025年4月)
建立好效果图后我们将与团队成员分工完成,并研究其成果是否被大众所接受。指导老师审查,再次修改,最终完成设计,申请专利并撰写论文及发表,完成对本项目的经验并进行总结与最后审查,成果发布。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利用互联网技术查寻仫佬族刺绣手工技艺传承与保护、创新设计与开发的国内外文献,著作、论文、报纸等,为项目研究奠定了扎实理论研究基础。
(2)通过网络调研与其他儿童益智产品现状相比较,了解得知儿童益智产品的热点内容,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
(3)小组成员基础
a.调查方法:
从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来看,成员已学习并实践了综合性社会调查方法,拥有较为丰富的调查经验。通过在调研地进行抽样,选取样本进行定量研究,同时,选取调研对象进行个案访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述和揭示目标用户群体对于仫佬族文创和儿童益智产品的接受度与需求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其次,调查研究采取了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调研方法,运用于调查研究实际工作中,使调查结果更为准确。
b.研究方向与群体:
本研究群体为宝妈以及学龄、学龄前儿童,调查和分析这类人群对于仫佬族儿童益智产品的接受度与需求,分析其中的特点。为后期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已具备的条件
a.在我校图书馆中查找关于仫佬族文化的书籍和资料和关于刺绣工艺的书籍及资料。
b.团队中有来自服装设计的成员,具备了基本的纹样提取能力和更强的纹样精炼能力。
c.团队成员多数来自产品设计,经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具备了基本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并且团队成员对本研究项目兴趣浓厚,具有热情,对项目长期的工作提供了一定保障。
(2)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a.尝试进行两者创意融合时,还未达到一定的深度,需要实践的沉淀和耐心。
b.我们的项目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与关于仫佬族文化的详细资料和关于刺绣工艺刺绣产品保存等知识的认知不足。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打算实地调研,进行科学调查走访,并在我校图书馆中查找关于仫佬族文化的书籍和资料和关于刺绣工艺的书籍及资料。校图书馆有学校的资金帮助这使我们的学习知识压力减小。校图书馆也是学校名誉保障的,知识的来源可靠。利用校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可以节约项目大多数的成本。
开支科目 | 预算经费(元) | 主要用途 |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 |
---|---|---|---|---|
前半阶段 | 后半阶段 | |||
预算经费总额 | 5000.00 | 无 | 1000.00 | 4000.00 |
1. 业务费 | 4000.00 | 调研、文献检索费 | 800.00 | 3200.00 |
(1)计算、分析、测试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2)能源动力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会议、差旅费 | 1200.00 | 调研及走访交通费 | 800.00 | 400.00 |
(4)文献检索费 | 300.00 | 文献检索 | 0.00 | 300.00 |
(5)论文出版费 | 2500.00 | 论文发表 | 0.00 | 2500.00 |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4. 材料费 | 1000.00 | 资料打印、产品模型制作费 | 200.00 | 8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