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提供本项目所需的实验条件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提供本项目所需的实验条件及实验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 序号 | 学生 | 所属学院 | 专业 | 年级 | 项目中的分工 | 成员类型 | 
|---|---|---|---|---|---|---|
| 
                                                     | 
                                                覃梦琼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2022 | 负责组织团队,研究计划制定,申报书和结题报告的撰写。 | 
                                                         | 
                                            
| 
                                                     | 
                                                王桂贞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2022 | 文献调研,申报书的撰写,菌株的筛选分离 | 
                                                         | 
                                            
| 
                                                     | 
                                                贺子轩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2022 | 结题报告的撰写,菌株降解性能的测定 | 
                                                         | 
                                            
| 
                                                     | 
                                                覃盛灿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2022 | 参与结题报告的撰写,菌株的鉴定 | 
                                                         | 
                                            
| 
                                                     | 
                                                陶舒杰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 | 2022 | 参与申报书的撰写,菌株降解性能测定 | 
                                                         | 
                                            
|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属学院 | 是否企业导师 | 教师类型 | 
|---|---|---|---|---|
| 
                                                     | 
                                                陆芽春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否 | 
                                                         |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PAEs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各种产品上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不科学的处理方式,导致PAEs从产品中被释放出来,成为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在目前的有机污染物研究中,PAEs是环境中残留最多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其中PAEs对土壤的污染尤其严重。中国是 PAEs 的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中 6 种 PAEs(DMP、DBP、DEHP、DEP、DOP、BBP)的总浓度值虽未超过土壤环境标准,但总含量却远远高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荷兰、英国等。土壤中的PAEs不仅影响土壤质量与植物生长,还会对作物中产生一定的生物累积效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随着 PAEs 污染的扩大,许多微生物对 PAEs产生了适应能力,即降解 PAEs 的能力,是治理PAEs环境污染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中使用含有PAEs成分的地膜、化肥和农药的设施菜地土壤为样品,以邻苯二甲酸酯(DMP、DBP、DEHP)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筛选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菌株,研究菌株在不同环境因素下降解PAEs的性能,为PAEs类污染的环境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1. 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的富集及分离纯化
从多年覆盖地膜的蔬菜地土壤中取样,以PAEs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为筛选培养基,通过选择培养和人工驯化等技术,筛选出对PAEs具有降解性能的细菌菌株。
2. 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PAEs降解菌菌种,明确其分类地位。
3. 不同环境因素对菌株降解PAEs的影响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菌株降解PAEs的影响,主要以pH、温度、接种量为主要因素,对菌株进行单因素试验,找出菌株降解PAEs的最佳条件。
邻苯二甲酸酯( phthalic acid esters,PAEs) 又称酞酸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其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粘稠液体,故此类化合物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较小的挥发性和水溶性等特性。据报道,全球PAEs的年产量及消耗量高达600万吨,使用范围也极其广泛。PAEs作为增塑剂,提供了塑料制品必要的可塑性;作为添加剂或生产原料,在化肥、农药中广泛使用;除此之外,在家具、汽车、电线电缆和服装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 PAEs 通常与塑料聚合物高分子碳链以氢键结合,使得 PAEs 分子在加工、使用、处置的过程中容易迁移到环境中,直至迁移到土壤。土壤中 PAEs 不仅影响土壤质量、植物生长、而且还在作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累积效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具有典型的内分泌干扰性和潜在的“三致”效应,被美国 EPA 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农田土壤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 PAEs 污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中 6 种 PAEs(DMP、DBP、DEHP、DEP、DOP、BBP)的总浓度值未超过土壤环境标准,但总含量却远远高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丹麦、荷兰、英国等。因此,解决我国土壤中PAEs的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
PAEs是应用广泛、使用量大的化工原料,具有亲酯性及难降解性。随着时间的推移,PAEs在产品中释放出来并迁移到环境中,成为一种各类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PAEs其化学结构和水不溶性质,不易被水解和光解,故微生物的降解被认为是去除环境中 PAEs污染物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方法。为更系统地认识 PAEs 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积累及危害水平,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从 PAEs 的物化性质及环境污染分布、生物蓄积与代谢途径、环境降解机理及毒理效应等方面展开。对于PAEs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主要涉及到高效降解菌株筛选、分离与鉴定、最优降解条件、降解类型、降解机制、降解效率、降解动力学等。目前已有大量的PAEs降解菌从环境样品中分离获得,也克隆了PAEs降解基因,为PAEs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菌株资源和基因资源,虽然国内外对PAEs微生物降解作了大量研究,也分离了不少菌株,但是实际应用场景的报道几乎没有,这也表明驯化分离PAEs高效降解菌是治理PAEs环境污染、进行生物修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PAEs是应用广泛、使用量大的化工原料,也是污染严重、毒性较强、降解困难的环境污染物。目前有大量的PAEs降解菌从环境样品中分离获得,也克隆了PAEs降解基因,为PAEs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菌株资源和基因资源。然而,PAEs降解菌或降解基因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还很少,缺乏高效PAEs降解菌或降解酶是主要原因。因此发掘高效降解菌种资源是进行PAEs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的基础工作。
1.技术路线

2.拟解决的问题
期望能筛选到PAEs高效降解菌,解决目前PAEs有效降解菌或降解酶缺乏的问题。
3.预期成果
(1)筛选到若干株具有较高PAEs降解效率的微生物菌株。
(2)完成实验研究论文一篇。
2024年5月-6月:PAEs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
2024年9月-2024年1月:PAEs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测定
2025年3月-4月:菌株鉴定和结题报告的撰写。
1.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预实验已在以PAEs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筛选到一些具有降解PAEs能力的细菌菌株(如下图所示)。


本项目的实验条件基本具备。
| 开支科目 | 预算经费(元) | 主要用途 |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 |
|---|---|---|---|---|
| 前半阶段 | 后半阶段 | |||
| 预算经费总额 | 5000.00 | 无 | 2500.00 | 2500.00 | 
| 1. 业务费 | 2000.00 | 无 | 1000.00 | 1000.00 | 
| (1)计算、分析、测试费 | 2000.00 | 无 | 1000.00 | 1000.00 | 
| (2)能源动力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3)会议、差旅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4)文献检索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5)论文出版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 4. 材料费 | 3000.00 | 无 | 1500.00 | 15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