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与202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拾得用AI科技将传统文化融入首饰的现代儒商”获得校级立项,优秀结题
2、参与2023年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珍珠小屋”获得校级立项优秀结题1、 参与202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拾得用AI科技将传统文化融入首饰的现代儒商”获得校级立项,优秀结题
2、参与2023年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珍珠小屋”获得校级立项优秀结题序号 | 学生 | 所属学院 | 专业 | 年级 | 项目中的分工 | 成员类型 |
---|---|---|---|---|---|---|
|
罗玉洁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旅游管理 | 2022 | 统筹安排 |
|
|
黄杏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旅游管理 | 2022 | 调研资料后期整理 |
|
|
林桂名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旅游管理 | 2022 | 参考资料收集整理 |
|
|
杨家来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旅游管理 | 2022 | 规划调研事宜 |
|
|
郑燕珍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旅游管理 | 2023 | 调研资料协助整理 |
|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属学院 | 是否企业导师 | 教师类型 |
---|---|---|---|---|
|
黄月玲 |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 | 否 |
|
1. 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挖掘核心驱动力。
本项目旨在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别是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我们将挖掘其作为核心驱动力的潜力,探索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2. 拓展文旅消费市场,推动传统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本项目致力于拓展文旅消费市场,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我们将分析传统文旅产业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其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促进案例地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本项目将聚焦特定案例地的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研究如何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试图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为其他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并培养出面向未来、具备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理论渊源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发展实践看,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与文旅消费新需求相得益彰。
位于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八寨,由八个侗族寨子组成,坐拥风雨桥、吊脚楼、鼓楼等侗族建筑“三宝”,是广西侗族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程阳八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基于此,本课题拟以柳州市程阳八寨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市场调研以及实践应用分析等方法,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程阳八寨如何摆脱传统生产路径,借助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进行文旅产品、活动、交易的数智升级,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本次调研的省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地点为柳州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程阳八寨的村寨文化资源基础、文旅发展现状问题
2. 如何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文旅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
3. 新质生产力促进程阳八寨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的路径
1、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框架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首次将与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分类统计范围[1]。为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明确的产业机遇和发展方向。2010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兴起,Klaus Schwab等学者开始探讨新型生产力的概念,并将其命名为“第四次工业革命”[2]。2012年,李稻葵开始探讨以大数据、移动互联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出“新经济”这一概念[3]。2022年戚德祥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数智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提出新质生产力是数智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要素,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资源环境成本、增加经济社会效益[4]。刘沛林等也于2024年指出文旅新质生产力追求文旅融合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低碳,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文旅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5]。
1.2新质生产力对文旅产业的支撑向度
国内学者对“新质生产力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和支撑”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探讨上。刘翔在2019指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等手段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提高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6]。以此凸显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王红玲2019年指出数字新经济是推动文化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手段提高文化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文化产业的升级和转型[7]。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21年的《2021年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将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并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14]。肯定了新质生产力对文旅产业的正向推动性。王益翔等在2022年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推进方向和发展方向与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应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手段,推进文旅协同发展,以提升产业整体效益[15]。吴思瑶等在2021年指出新质生产力在文旅融合中的应用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以及文旅产业交叉带来了新的机会,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16]。中国旅游局发布的《2020-2022年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以及数字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17]。
国外学者对“新质生产力对文旅产业的影响和支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主要涵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文化跨界、文化消费等方面。Horng, J. S., Liu, C. H等在2018年分析了新技术的发展对文化旅游的影响,探讨新技术如何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创新[8]。Sánchez-Cañizares等学者在2019年通过整合和概况已有研究,指出数字化创新对文化旅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升游客体验、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旅游创新等方面[9]。葡萄牙阿威罗大学的Gouveia, R. D. (2020)在其论文《文化和文旅产业中新生产力的贡献和挑战》中,阐述了新质生产力在文化和文旅产业的应用,并提出需要解决的挑战和问题[18]。
1.3新质生产力对文旅产业的推动路径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时代下村庄文旅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新质生产力,特别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整合应用。这些技术手段对于推动村庄文旅产业的产业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能有效促进产业的整体提升和进步。魏红兵等在2018年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村庄文旅产业需要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力量,实现产业化发展。其中,数字技术的运用、人工智能的助力以及互联网的整合,对于村庄文旅产业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郭冉也在2020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山村文化旅游产业需要致力于转型升级,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11]。同时,文旅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也是推进产业转型的必要手段。
国外学者则认为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更强调村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平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手段,同时创新业态、提升产品质量和保护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数字化营销、云技术等新兴工具的应用对于村庄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André Luiz Marenco2019年认为新质生产力对于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至关重要,需要依靠数字化手段、智能化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推进产业升级。同时,创新业态、提升产品质量、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2]。Bohdan Bulavin2020年强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村庄文旅产业需要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转型升级,依靠新质生产力的力量推进产业升级与创新[13]。由此可知,数字化营销、云技术等工具的应用也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
2、国内外发展动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新型业态和模式等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将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柳州程阳八寨为例,从新质生产力视角出发,探索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新技术手段、创新业态模式和丰富产品内容,旨在借助新质生产力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持续健康,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例如,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创新精准定位、景点预测等新业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文化旅游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在探索新型业态和模式的基础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形态,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更多的文化旅游消费场景,增加文化旅游的市场份额。
1. 创新点:
从项目内容来看,旅游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今社会强调创新的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有利于推动传统村寨文旅进行转型升级。本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驱动力,以推动民族村寨文旅融合的全面升级。通过引入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我们旨在打破传统旅游模式的限制,实现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此外,本项目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跨界创新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期为民族村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2. 项目特色
本项目的核心特色在于将新质生产力与民族村寨文旅紧密融合,通过运用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为村寨文旅注入新的活力。注重将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转化为推动村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便捷、高效的旅游体验。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村寨独特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通过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和驱动,我们期望能够推动民族村寨文旅在内容、形式、体验等多方面的创新,实现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1. 技术路线
2. 拟解决的问题与途径
1) 模型构建与假设: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学者的研究理论,弄清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明确文旅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思路
2) 问卷设计与实证数据搜集:根据已有基础设计相关问卷,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游客、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咨询,并搜集访谈信息,查阅相关文献、咨询导师、团队讨论并采用文献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3) 结合市场相关利益者感知评价调查:小组成员先进行相关的了解和运用,遇到问题及时请教指导老师或研究生学长学姐,及时掌握调查模型的运用。
3. 预期结果
在对研究项目进行了初步地了解后,本研究团队希望本次研究得到的预期成果及成果提交的形式是:
1) 总体专题研究报告1份:
2) 发表学术论文1篇。
1. 项目研讨(2024年3月-2024年4月)
1) 确认选题《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民族村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程阳八寨为例》。
2) 分工合作查阅相关资料并整理,小组内讨论汇总,及时与导师沟通加交流,确定研究方法和具体思路。
2. 项目前期准备(2024年5月-2024年6月)
1) 文献查阅:
a)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等相关文献
b) 国内外对新质生产力以及文旅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c) 三江程阳八寨的村寨文化资源基础研究
d) 三江程阳八寨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2) 课题预设:
a) 小组成员准备两个及以上课题预设,集中汇总讨论;
b) 小组成员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内容。
3. 项目调研(2024年7月-2025年1月)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消费者价值感知和体验角度,结合收集到的第一、二手资料综合讨论如何对程阳八寨的旅游资源进行文旅产品、活动、交易的数值提升。
4. 资料整理(2024年8月-2025年1月)
1) 问卷数据整理及分析
2) 信息综合处理和分析
3) 集合讨论,信息的最终确定和落实
5. 撰写项目研究课题报告及论文(2025年1月-2025年3月)
1) 初步撰写报告,形成大纲思路
2) 讨论并修正
3) 科学完整撰写报告
4) 指导老师审查,二次修改
5) 最后审查,成果发布
团队的前期准备有收集部分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案例地的发展情况。
本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涵盖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智慧旅游等专业的大一和大二学生,拥有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成员在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中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培养了旅游思维和思考分析能力。此外,课题组成员具备先前参与大创项目的经验,但因缺乏对案例地的实地考察,对本项目有浓厚兴趣,并期待能够在实地考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开支科目 | 预算经费(元) | 主要用途 |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 |
---|---|---|---|---|
前半阶段 | 后半阶段 | |||
预算经费总额 | 6000.00 | 项目调研 | 3400.00 | 2600.00 |
1. 业务费 | 5300.00 | 无 | 2900.00 | 2400.00 |
(1)计算、分析、测试费 | 1000.00 | 相关参考资料及调查所需问卷等的打印、复印 | 700.00 | 300.00 |
(2)能源动力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3)会议、差旅费 | 3000.00 | 调研期间的食住行等费用 | 2000.00 | 1000.00 |
(4)文献检索费 | 300.00 | 数据调查与获取 | 200.00 | 100.00 |
(5)论文出版费 | 1000.00 | 无 | 0.00 | 1000.00 |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 700.00 | U盘、录音笔等办公用品 | 500.00 | 200.00 |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 0.00 | 无 | 0.00 | 0.00 |
4. 材料费 | 0.00 | 无 | 0.00 |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