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业历史与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将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之中,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安排。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划、务实举措,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迈上快车道。
2014 年 1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旅游局等 7 部门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2016 年 9 月,原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 改革委等 12 部门发布《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2018 年 11 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7 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12 年至 2019 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 8 亿跃升到 30 亿,年均增速超过20%。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发展造成重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长线旅游恢复较慢,而近郊游、乡村游愈发受到游客的青睐。当年 7 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做好乡村旅游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场复苏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动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放松,目前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灌阳县处在具有旅游大城市美称的桂林市,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而我国经济发展亦在稳中向前,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人民会更倾向于精神享受发展;灌阳县具有一定底蕴的红色文化,这对新时代的人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市场规模
近年来,灌阳县为全面提升全域旅游,带动生态旅游发展,让生态红利不断释放,通过多渠道搭建融资平台,筹措文化和旅游发展资金,保障项目落地,打造森 林康养基地,2018 年,桂林市六城区十一县共接待国内游客 1.06 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 4181.05 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量的 39.29%;一日游游客 6459.56 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量的 60.71%。入境过夜游客数量 274.7 万人次,增长 10.4%。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桂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50%,提前两年完成 2012 年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规划的预期目标。桂林国内客源市场,以广东、湖南、浙江等。城市客源为主,分别占国内客源市场总量的 21.41%、3.36%和 7.63%;广西区内游 客市场,以南宁、柳州和梧州为主。灌阳县、商家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客源过往交通、区位便利。
根据铁路、民航、客运等部门数据,2018 年,桂林火车站累计到达旅客 1673.2 万人次,桂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873.2 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桂林公路完成客运 量 6996 万人次。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随着自驾游日益火爆,短途旅游成为越来越 多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带动了桂林市一日游的发展,阳朔、龙胜为自驾游首选。 国内一日游游客消费前三依次为餐饮、游览、购物,分别占比 22.08%、 21.21%、 19.03%;国内过夜游客消费前三依次为购物、交通、餐饮,分别占比 17.62%、17.38%、 16.69%。一日游游客的游览、购物、餐饮消费分别高于过夜游客消费的 19.61%、 17.78%、17.28%;45-65 岁的游客占比 43.81%;男性游客占比 52.9%;游客职业分 布前五依次为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文教科技人员、服务销售人员、工人、离退 休人员,前三之和占比 44.13%;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游客占比近 60%;停留 3-4 天 的游客占比 40.57%。
2018 年,大桂林星级住宿设施过夜人数 243.16 万人次,同比下降 12.33%, 占国内过夜游客总量的 5.82%;非星级住宿设施过夜人数 3605.86 万人次,同比增长 37.53%,占国内过夜游客总量的 86.24%;住亲友家人数 332.03 万人次,同比增长 6.93%, 占国内过夜游客总量的 7.94%。非星级住宿接待快速增长,高于星级住宿 17.23%,包含特色民宿在内的非星住宿设施受到广泛欢迎和追捧;国内过夜游客最 喜爱的住宿区域为象山区和阳朔县。
(2)增长趋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一大热门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近期的发展中,乡村旅游注重文化内涵、生态环境保 护和科技应用,给游客带来更加丰富、舒适、安全、环保的旅游体验。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已存在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近期,乡村旅游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交通方式多样化,这为乡村旅游 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条件。
3. 行业竞争对手
目前,桂林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形式单一,文化内涵不足。乡村旅游不仅仅是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产业,在桂林乡村旅游市场中,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是颇具有竞争力的。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多数地区以乡村观光旅游或乡村度假山庄等形式开发乡村旅游,仅部分地 区如龙胜才会考虑到利用民俗文化来开展乡村旅游,但总体文化内涵还是不足的。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桂林某些地方除了在乡村旅游开发 规划上存在一定问题之外,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一方面体现在急剧膨胀的游客流动带来各种污染,尤其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这些都会对水体、土壤、植被和大气造成破坏。另 一方面体现在乡村村民自身环保意识薄弱,门前屋舍“脏、乱、差”,甚至存在“各扫门前雪”的消极意识。
桂林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小、散、重、乱等现象,因此在管理上比较难以统一实 施。其乡村旅游立法体系也不太健全,大多数旅游管理机构处于不作为状态,许多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甚至还出现一些扰乱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恶劣行径。首先,利益相关者间矛盾与冲突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去调和,如 2007 年发生的桂林蝴蝶谷景区因开发商与当地村民利益分配问题未得到解决而使景区经营被迫出现停滞状态的事例;其次,一些旅游地还出现制假贩假、强买强卖的现象,严重毁坏乡村旅游良好形象;再次,农民群众虽然具有兴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和锻炼,导致餐饮、住宿、娱乐等功能服务质量的欠缺。
灌阳县商家村若要发展旅游业,就需要看到竞争对手的缺点,并引以为戒。吸取其精华与自身优点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4. 未来市场销售预测
以红色、蓝色、绿色、古色、夜色等游线为基础的商家村红色生态旅游区建设,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事件等影响因素都正常的年份情况下,项目未发生重大 变故的情况下,2019-2029 年十年内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预测结果。2018 年,灌阳县共接待游客总人数 164.2 万人次,完成旅游综合总收入 17.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32%和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