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早期广泛使用卤系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处理,如十溴二苯醚等。这类阻燃剂具有阻燃效率高、用量少等优点,但由于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1],近年来其使用受到了严格限制。因此,国外科研人员致力于对卤系阻燃剂的改进,通过引入新型的协同剂或对用其他元素代替卤系元素,以降低其毒性和烟释放量,同时保持较好的阻燃性能。
1998年,胡庆福等人介绍了一种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方法,用氢氧化镁代替了卤系元素作为阻燃剂[3]。既保证阻燃效果不减弱的前提下,又解决了卤系阻燃剂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氢氧化镁作为一种碱性无机物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其耐酸性严重不足,在酸性环境中极易发生反应,这一弱点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氢氧化镁是亲水性物质,高分子材料基体呈现亲油性,两者的互不相容会造成氢氧化镁在材料中分散性变差。而分散不均匀会导致在氢氧化镁负载量小的区域出现过早燃烧的现象,阻燃效率降低,因而要求的添加量大。阻燃剂填充量变大,会给高聚物材料的加工和性能带来一些问题[4]。随着国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新型阻燃剂的需求迫切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阻燃剂领域的快速发展,研制和开发高效、低毒、低烟、无环境污染、热稳定性好的环保型阻燃剂和阻燃材料是阻燃剂当下发展的必然反向。
传统阻燃剂虽在阻燃领域长期占据一定地位,但因其多源自不可再生资源且往往伴有环境污染及健康危害等弊端,促使科研人员积极寻求更为绿色、可持续的替代方案。2016年胡云等[5]人探索了一种价廉、无毒阻燃增塑剂的合成方法。采用可再生资源大豆油(SBO)为原料合成力气新型生物基阻燃剂,该产品不仅有效地增加了PVC的塑性,同时也提高了其阻燃性能。他们利用了大豆油这一可再生资源研制出了新型阻燃剂,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使得生物基材料作为阻燃剂正逐步崭露头角并进入公众视野。
生物基阻燃剂由于其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对环境友好、获取范围广、对人体无害以及可与现有的无卤阻燃剂相媲美的阻燃性能,是当前阻燃剂最有发展前景的方向[6][7]由于磷、氮阻燃元素在阻燃剂分子中发挥磷 - 氮协同阻燃效应,磷元素在凝聚相中可形成稳定的含磷炭层,氮元素在高温下生成难燃性气体可以稀释氧气和可燃气体的浓度。生物质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将磷、氮元素引入阻燃剂分子结构中,制备生物基磷氮型阻燃剂,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是生物基阻燃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8]。2022年Lokhande等人[9]提出了一种生物衍生(来自 Terminalia arjuna 树皮和茶粉)磷功能化材料 (AB-P 和 TP-P) 的简单合成方法。由此产生的生物基阻燃剂 材料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他们在Terminalia arjuna 树皮和茶粉中加入了磷元素,使得其阻燃性能得到了加强,制备出了环保型阻燃剂,解决了传统卤系阻燃剂的污染问题,也为生物基材料在阻燃领域的后续拓展与深化提供了创新性的思维导向和方法借鉴。
以此为启发,我们小组了解到作为生物基材料,季铵化壳聚糖在棉织物阻燃方面的性能未被研究和发现,因此我们小组拟研究和测试其在棉织物阻燃方面的性质和功能,同时探究其环境友好性与经济性,试通过研究发崛其独特优点。未来,生物基阻燃剂将朝着高性能、多功能、低添加量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生物基阻燃剂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替代传统阻燃剂。
参考文献:
[1]何翊,董希琳,吴立志.有机卤系阻燃剂火灾烟气的毒性影响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03):207-210.
[2]潘建辉,颜春,祝颖丹,等.生物基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24,37(10):1371-1387.
[3]胡庆福,刘鸿雁,王金阁,等.一步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新工艺[J].现代化工,1998,(03):22-24.
[4]苏明阳,王海军,唐林生.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5,44(01):114-116+119.
[5]胡云,冯国东,张猛,等.生物基阻燃型增塑剂的合成及在聚氯乙烯中的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32(03): 32-36+41.
[6]Bio-based flame retardants: When nature meets fire protection[J]. Lucie Costes;Fouad Laoutid;Sylvain Brohez;Philippe Dubois.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2017.
[7]Robust and fire retardant borate-crosslinked poly (vinyl alcohol)/montmorillonite aerogel via melt-crosslink[J]. Ke Shang;Dan-Dan Ye;A-Hui Kang;Yu-Tao Wang;Wang Liao;Shimei Xu;Yu-Zhong Wang.Polymer.2017.
[8]潘建辉,颜春,祝颖丹,等.生物基无卤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24,37(10):1371-1387.
[9]Lokhande ,D. K,Bhakare , et al.Bio-derived efficient flame-retardants for cotton fabric[J].Cellulose,2022,2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