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

申报人:彭燕 申报日期:2025-01-04

基本情况

2025年批次
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 学生申报
创新训练项目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学生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一年期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方法单一、个性化教学需求难以满足等。本项目通过深入探讨AI赋能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分析总结其艺术性与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成员参与2024年大创项目“马君武爱国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1.参与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4年度课题多元智能系统理论下大学英语选修课设置的研究
2.参与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参与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1年度课题少数族裔的文化困境与生存:哈依姆波特克小说研究
4.主持2021年桂林理工大学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项目---职场英语
指导教师指导过多个大创项目,主持与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有充足的调研经验,对本课题的申报,从选题、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均给予具体的指导,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大创项目的指导经历,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愿意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所需的支持。
校级

项目成员

序号 学生 所属学院 专业 年级 项目中的分工 成员类型
彭燕 外国语学院 英语 2023 统筹组内工作
潘柔柔 外国语学院 英语 2024 分析整合调查数据
杨贤姣 外国语学院 英语 2024 搜集整合资料
苏丽珍 外国语学院 英语 2024 分析整合调查数据
钟雨湉 外国语学院 英语 2023 搜集整合资料

指导教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是否企业导师 教师类型
史邕莲 外国语学院

立项依据

本项目通过深入探讨AI赋能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分析总结其艺术性与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艺术修养,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包括网络调查、文献调查)等方式,研究分析当今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AI赋能教育的态度,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书籍等方式,分析整理AI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力,分析AI如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学质量,探讨得出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本项目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AI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现状
2.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AI赋能教育的态度和举措
3.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
目前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集中在AI技术如何改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刘列斌,2024;曹霞,2024)
2.研究AI技术在口语教学中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口音评估与反馈、算法优化等问题,以及教师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王小金,2024)
3.研究AI技术在满足大规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的作业,以及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推进和启示。(熊英,郑霁鹏,2024)
4.研究多模态教学法,通过图像、音效、图表、视频等进行信息传递。(韩薇薇,2021)
5.研究人文素养与艺术类英语教学的融合。(张平,郭欣宇,倪晓丽,2016)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不足:
1.在国内外已有成果中,虽然对AI在教育的应用研究的文章颇多,但对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的研究较少。
2.少数文章虽有研究到AI赋能下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但也只是从某一方面进行论述,对其艺术探索体现的研究相对片面。
3.在研究AI赋能下的英语课堂的相关文章中,并未发现有提及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技术创新,未能与时代发展进步相结合。
本项目的创新:
1.项目选题创新:根据目前收集的国内外材料,在当前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将AI技术与大学英语课堂相结合,探索其在艺术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应用,这一选题在国内外研究中较为新颖,尚未被广泛探讨。
2. 研究内容创新:强调艺术性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3. 解决痛点: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方法单一、个性化教学需求难以满足等,研究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学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项目的特色:
一方面紧跟时代的发展,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聚焦当前AI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如何将AI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与艺术相结合。
1.技术路线:
本项目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归纳演绎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途径来解决上述提出的主要问题。
(1)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与获取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研究情况,大量获取相关资料。
(2)调查法:充分运用网络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了解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AI赋能教育的态度。
(3)归纳演绎与比较分析相结合:通过归纳演绎,理清AI在大学英语的应用现状,总结归纳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分析课题研究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通过比较分析,对区内外学界已有的AI赋能教育的应用现状及其与艺术相结合的成果分析,比较其模式、方法和策略的异同点,以此为课题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2.拟解决问题
(1)深入探讨当前AI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现状。
(2)总结归纳出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
3.预期结果;
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发表一篇论文。
本课项目拟分成四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2025.04-2025.06):进行项目分工,完成相关领域研究文献的查阅,掌握研究现状及动态,收集与梳理国内外有关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二阶段(2025.07-2025.09):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国家和社会对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态度和相关举措;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书籍,进一步探讨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与技术创新。最后针对查找到的资料和调研结果,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汇总。
第三阶段(2025.10-2026.01):结合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理清AI赋能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并结合新时代下国家关于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政策以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分析总结出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并撰写论文初稿。
第四阶段(2026.02-2026.04):根据研究结果,完成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的创新研究,对已有的材料进行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并发表一篇论文。
①通过参与2024年大创项目积累了许多关于研究方面的经验,为后续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②通过进一步的文献调查、网络调查,了解到目前党和国家对于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态度,以及将AI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意义。
③通过大量阅读期刊文章,已经构思好了从事这方面调查研究的结果。
④掌握了开展项目需要的各种研究调查方法和相关的计算机技能。

已具备的条件:
(1)项目主持人参与人对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情,认识到AI赋能对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团队成员能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对教育技术的热情,进一步探讨AI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此外,团队成员有着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丰富的团队合作经验,能够快速解决课题研究遇到的困难,高效完成分配的任务。
(2)部分文献查找及分析,收集与广泛阅读有关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书刊杂志,通过从知网、维普等网站和中国期刊网下载有关的文章,利用归纳演绎法,对AI赋能下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和总结。
尚缺少的条件:
(1)目前对AI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资料较为分散,得出的资料数据数量庞大,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分析。
(2)由于目前将AI赋能大学英语课堂的艺术探索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研究还较为鲜见,可获得的有效数据较少。
解决办法:
(1)精确文献资料查找范围,获得更有效的相关资料。
(2)综合分析,将AI技术与大学英语课堂有机结合。
(3)多种调查研究方式相结合,注重文献书籍的有效查阅。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2000.00 700.00 1300.00
1. 业务费 1800.00 500.00 1300.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0.00 0.00 0.00
(2)能源动力费 0.00 0.00 0.00
(3)会议、差旅费 500.00 会议场地租借 500.00 0.00
(4)文献检索费 0.00 0.00 0.00
(5)论文出版费 1300.00 论文出版 0.00 130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0.00 0.00 0.00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0.00 0.00 0.00
4. 材料费 200.00 复印打印 200.00 0.00
结束